搜尋此網誌

2019年1月13日 星期日

讀書心得 - 小鎮書情


「在書中,如果有人夢想要去做一件事,到了故事尾聲,肯定會成功。但現實人生中,如果有人夢想要去做一件事,很可能大半輩子都在做別的事。」
「現實生活亂七八糟的,沒有條理、沒有邏輯,嚴重欠缺角色與圓滿結局,我一直覺得上帝很不會編排情節。」


故事大綱
二十八歲瑞典女子莎拉,常年在書店工作愛書成癡,應筆友 六十五歲美國老太太 艾美的邀約,拉著行李箱至美國鄉村「破輪鎮」度過為期兩個月的假期,怎料到了破輪鎮迎接莎拉的是艾美的死訊。錯愕的莎拉原先打算每天窩在艾美的家閱讀度過兩個月,但破輪鎮的居民非常重視這位久違的觀光客,盛情款待並照顧到無微不至,面對這麼有人情味的鎮民莎拉想做點什麼回報他們。於是莎拉決定踏出屋外面對人群,並創立的鎮上第一間書店,利用書本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是啊!這是一本教人探索現實人們可愛之處的書,與莎拉同年紀的我現在對經營人際關係已感到疲態,不再覺得認識新朋友或出席社交場合是有趣的事,也為逃避現實而鑽進書本裡;就像剛剛有親戚來我家,比起接待他們我寧可躲在房裡把小說讀完。不只是書,在人手一機的時代,人們投資在現實世界的時間越來越少,寧可在手機裡看看嘩眾取寵的影片或來路不明的資訊,在這種關係冷漠的社會下生存,我漸漸變得封閉又多疑。


關於人情,出來混都要償還的
書及社群網站看似美好的,是因為我們看到的是設計過的對白,是修飾過的的風景,對現實生活卻沒什麼實質貢獻。就像艾美心重提到的:「我知道有些人覺得,現在種族歧視應該已沒那麼嚴重,但我個人認為只有中年人才沒那麼想,是因為他們長大成人,可以塑造世界的樣貌,所以自以為世界變得更好,但其實他們根本沒做出什麼實質的貢獻。」


任何關心若只在社群網路用幾行新細明體表達,那其實跟說夢話沒什麼兩樣,人們只是接收了你高尚的想法,明天依然過著跟今天一樣的生活。故事裡的莎拉很清楚,想把感恩回饋給鎮民們光在家裡腦袋動動是行不通的,一定要有所行動,透過行動發現鎮上缺少一間享受閱讀時光的書店。即便人們冷嘲熱諷,認為這個鎮不需要這樣的地方,過去人們沒有閱讀習慣今後也不需要;但莎拉依然堅持做對的事,希望把閱讀的美好傳遞出去,最後莎拉及這間書店都變成破輪鎮不可缺少的存在。


人與原則 - 沒有讀過之前,不要妄下定論
卡洛琳在書中是個退役的女老師、虔誠的基督教徒,認為縱慾跟同性戀都是罪惡,比起跟喜歡的人在一起她更在乎旁人的流言蜚語。我喜歡她嘗試看BL小說的橋段,把書帶回家還要藏得很好,就怕有人突然造訪她加倍發現她買了這本書,那段天人交戰的內心戲實在太可愛了,就像高中生被同學推坑買下第一本色情書刊,好不容易才克服心魔開始閱讀。


讀完才欣然接受這類文學作品,同性戀的主角跟異性戀並無不同,同樣會寂寞,卻有更多人際關係上的煩惱,時時刻刻都得在意別人的眼光,雖然對基督教的虔誠帶給她罪惡感,但她也在這段故事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不該在不了解的前提下,就隨意批判書本或人,這是不對的。」因為這句話,給了倔強的卡洛琳面對心中偏見的機會,最後對同性戀轉為包容,但對上帝依然虔誠。


歷經婚姻平權公投後再看這段故事,我認為改變不是不可能,只是沒辦法這麼快而已。


結語
這是一本關於分享的書,比起虛擬世界,人與人相遇帶來的牽動卻足以改變一個人的一生,雖然現實不像書裡的故事美好又有邏輯,常常不給我們安逸平穩反而驚奇不斷。艾美透過書信分享她的想法與人生,卻間接地改變了這座小鎮,我想這是她始料未及的吧!若問我說適合把這本書推薦給誰,我想就推給全國的里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