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8年11月26日 星期一

廢話物語 - 選舉二三事




過了激情的一夜,幾家歡樂幾家愁,趁著熱度還在記錄一下我的想法,即使很膚淺也沒關係。我並非熟悉政治的狂熱分子,我只是實行身為公民享有的權利,即使如此,如果抱持著一無所知的態度去投票是一件很不負責任的事。網路選戰有太多資訊會影響你的選擇,雖然蒐集不少資訊,最後還是選擇符合自己心中價值觀的選項。



先談談我這邊的選區吧!
身為基隆市暖暖區的選民,我覺得最棒的事情就是市議員候選人只有8位,有半數住在我家附近而已,政見中規中矩沒有來亂的,選擇起來沒有很困難啦!我自己是沒有聽阿公話蓋給他喜歡的政黨,是蓋給無黨籍的環保人士,本來以為機會很渺茫的,想不到居然以黑馬之姿突破重圍。我不知道其他人的理由是什麼,我只是認為比起建設環保更來的重要,去過很多地方之後更想「保護」這些得來不易的自然景色。「開發」很容易、「破壞」很容易,但失而復得卻非常困難,我希望能有個這樣的市議員保護這裡就投給他了。


至於市長,也很出乎我預料之外,雖然市民普遍認為林右昌做得比做了10年的張通榮好很多,卻沒有反映在選票上,一路領先卻沒有拉開差距。當然背後有很多原因值得探討,也許是我這段時間在南漂在外,也許謝立功默默耕耘而我有所不知、或是林右昌身上揹有什麼爭議性話題、或是中央政府執政缺失的連帶關係...等,既然選上了我們只能向前看,期許林右昌這四年能讓基隆每天變好一點就好了。


東奧正名
坦白說,這是最令我跌破眼鏡的一項公投,每當大型運動賽事頒獎時,我們不能唱國歌只能升奧運會旗,不論在哪裡總能聽見「大家」對於國旗不能在會場飄揚的遺憾;但這場公投過後,才驚覺原來是「我們」自作多情了。選前運動員也擺明他們的立場左右了我們的選擇,但退一步來說,這場公投會改變什麼呢?


我們可以先看看公投的目的是什麼:


如上列網址的第四頁,透過公投可以改變「政府正在做」或是「想推動的事」,但即使公投結果通過政府也不用一定要執行;也就是說公投的目的並不是立即將「黑」轉「白」,而是告訴政府我們對於此議題的選擇,以公投的結果作為依據,政府的執行與否則可以反應在選票上。簡單來說,公投是成本很高的「民意調查」,它沒有強制力,卻是公民表達聲音的管道。


了解公投的意義之後再回頭來看「東奧正名」,我的第一個想法認為這是個「假議題」,處處受到打壓的我們為了讓選手參賽,公投過關也不可能真的執行正名;所以這項公投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告訴政府在國際大賽中,我們希望國家代表隊以「台灣」出賽、還是以「中華台北」出賽。民意調查出來的結果是「中華台北」,也就是說半數的民眾對於國旗不能在會場飄揚並不感到遺憾,是我在同溫層太久了以為大家很遺憾。


當然也有人說有運動員出來表示他們不希望正名,因為這會影響到他們是否能站上舞台,我也認為不管政治如何操作,讓等了四年的選手們上場才是最重要的事,但這是一件公投案就能左右的事嗎?先看看下列影片:



也就是「正名」以及「保障選手參賽」全取決於中華奧會,但如果中華奧會以做半套的方式來處理這件事要求擇一,是很不合理的處理態度。今天我們也很清楚這件事並非一蹴可及,提出正名的後果跟風險並非無法預測,我期望的是「奧委會能以公投的結果努力看看」,而不是公投前利用選手操作選票。


OK~今天奧委會也成功了,有部分民眾為了讓選手出賽投下了不同意。其他國家大概也不會知道這麼多原因,他們及我們政府只會知道說:根據公投的結果,我們就叫中華台北就好了無須改變。但對我來說我還是希望看到我們的國旗飄揚,就算下次又出一樣的公投,我的選擇還是不會變,這是我的答案。


婚姻平權、性平教育
這次公投,令我開心的是我爸媽他們對同志婚姻也是保持開放包容的態度,我不知道他們是怎麼有這樣的想法,但這也足夠令我欣慰了。根據結果,原來大多數人是無法接受這樣同性婚姻及兩性平等教育入侵自己的生活,台灣還沒有準備好接納同志,至少在過程中知道我們並不孤單,還有這麼多的朋友、家人以及名人關注這項議題。


但這並不是終點,奮鬥依然繼續,偏見依然存在,走到半路的我們不能停下來,我也不多說了,只能先繼續看下去。



台北市長的推拉競爭
等到觀眾都累了的台北市長開票,沒有令觀眾能安心去洗澡睡覺的一刻,柯P及丁丁的差距都只落在100~3000票左右而已,不到最後一刻誰當選都很難說,最後開了10小時才終於「暫定」下一屆台北市長為柯文哲!


我本來很期待柯P的選後演講的,想起上一屆如同選上總統柯P的氣勢,用他的行動告訴我們說「當你很想完成一件事,身旁的人會自然而然地來幫你!」,柯P用行動證明這句話是真的不是空談,但這次我真的等累了,結果還沒出來就睡著了。


因為柯P的白色力量,這次出現許多了許多無黨籍的素人參政,試圖顛覆傳統模式參選,讓人感覺有一股超越藍綠的力量正在興起。我也盡量把選票投給懷抱理想的人們,即使微不足道卻一點一點的在改變,不知道還要多久這些新芽才能壯大,唯有我們的支持才能鼓勵他們繼續做對的事。



結論
其實這次投票最有趣的,還是因為10項公投造成的大塞車吧!一堆重複性議題沒整合,玩文字遊戲,把公投票一張張放進投票箱時令人聯想起燒金紙的場面,導致投票流程大塞車。本來我以為花25分鐘投票有夠久的,想不到一問之下還有排一兩個小時的,實在很不可思議。


確實跟大選綁在一起的話,公投的投票率會提高沒錯,但一次性關心十項議題對人民來說實在吃不消,有些不是一翻兩瞪眼的議題,或是專家判斷比人民判斷來得好的議題,透過公投來決定真的好嗎?公投結果也反應出了這世界與我想得不一樣,原來幫少數人捍衛權利事這麼困難的事情、原來偏見與歧視事這麼顯眼的存在、原來有些想法只是我自己一廂情願。


雖然我力量很小,我也希望能讓世界變得更好一點,有些過於理想的選擇,很像把甜點塞進吃到撐肚的孩子嘴裡,此時的他也許一點都不想吃多出來的食物,我們還一昧地以為這是好的付出。而這次選舉也讓我聽見更多不同的聲音,雖然我的選區真的很無聊,全家投的議員只有我投的有選上純屬意外,我也料想不到,這也代表有些不一樣的選擇漸漸浮上檯面,耕耘久了自然會有支持相同理念的人一同站出來。


最後再聽一首歌,結束這回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