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25年10月6日 星期一

[跑步] 用軟體生命週期規劃全馬週期性訓練



Napkin AI















身為一個工程師,今天就用軟體生命週期的概念來說明我的全馬訓練計畫,以下的重點還是在跑步部分,那就先說明什麼是「軟體生命週期」吧!

2025年9月20日 星期六

[單車] 離線地圖使用 - 基福公路 → 雙溪 → 離職嶺 → 虎豹潭 → 大溪 → 福隆

蘭平千里跟騎乘數據


旅遊日期: 2025/09/14
天氣: 超熱超曬
成就: 判讀離線地圖中階的能力


***

騎車用離線地圖開新地圖!!


已經好久沒騎車開發新路線了,在研究淡蘭古道路線正好查到虎豹潭,想到車隊群組裡要練武嶺或中央燒賣的人偶爾會私約虎豹潭,加上上次去坪溪古道搭接駁車也有經過,正好看到我們車隊的人(應該)在那邊照相休息,於是對這裡產生了好奇,來這邊走一趟順便練習使用離線地圖,也終於用血淚得知為什麼車隊不開團😢。

我想之後再寫一篇怎麼用離線地圖的教學,這次附上離線地圖的使用結果就好。說來好笑,我回家之後才認真研究離線地圖的操作,因為沒有很用心看這次路線的強度,只是單純覺得我應該騎得完,有認真做功課早就知道這次的路線有什麼貓膩。

2025年8月16日 星期六

[健行] 淡蘭古道 中路 第一段 - 暖東峽谷 → 荖寮坑 → 十分車站

 

在道路的盡頭驚見大型洗煤廠,真的還蠻驚喜的😀

旅遊日期: 2025/08/16

天氣: 上禮拜走了風很大的颱風,北部沒什麼雨水,所以步道沒有很濕滑

成就: 

  • 暖東峽谷石柱 Get!!
  • 暖東舊道石柱 Get!!
  • 土地公廟 *3+


決定要開地圖之後,看很多淡蘭古道的旅遊影片,覺得整個過程很像在玩薩爾達傳說,像是林克在開地圖冒險


那些廢棄的人文遺跡,像是藏有寶箱的廢墟

沿途的土地公廟,像是解謎的神廟

尋找雙扇蕨的過程,像是在找呀哈哈


今天讓我從我家,也就是初始神廟出發,開始這次的旅途吧!!

我沒有開玩笑,這次是真的從我家開始走喔🏠!


2021年10月30日 星期六

[吉他筆記] #3 我沒有音樂天份,可以學吉他嗎?

 我就老實說吧!

我會學吉他完全不是因為有天份才學的!
是因為喜歡才學的!




當初我決定開始學吉他,只是很單純的喜歡五月天,覺得剛發行的《戀愛ing》Intro跟間奏的吉他好好聽,希望自己也能像個Rocker就直接跑去學了。


吉他其實是很好入門的樂器,剛開始的時候明顯感覺進步很快,但如同我#0所提到的,瓶頸很快就來了,這段時間你一定會吸收到很多阻礙你的資訊,例如:
某某只是自學就很厲害、
突然得知身邊的朋友其實是高手、
誰誰誰只練半年就可以上台表演了⋯等




雖然彈得不好但也是以會彈吉他的人自許,直到某一天我看到了刷新我三觀的影片。
沒錯,就是上面9歲的鄭成河彈奏《Hotel California》的影片,還只會Folk Rock的我非常驚訝,原來吉他可以有這麼多變化,這麼豐富的聲音。看完這個影片之後才明白,那些我認為阻礙我進步的藉口都不再是藉口(手很小啊、封閉和弦按不好啊、換和弦很慢啊...之類的),是因為我只願意待在舒適圈,不願意多跨出去一步。後來我直接放棄,而不是去搞清楚他是怎麼完成這麼厲害的表演。


雖然放棄了,但也不是落得一無所有,這段經驗讓我聽音樂的時候會仔細去欣賞吉他編曲,對音樂的喜愛還是在的,甚至我還學過一期的Bass跟爵士鼓,學完之後都感覺不是很喜歡,所以才在居家這段無聊的期間再把吉他撿回來學。



不要因為比別人差就放棄,
要因為真心喜歡而堅持

我的想法是這樣,如果你只是覺得你沒有天份,那麼先碰碰看玩玩看再判斷也不遲;碰過之後真的覺得不行那先放棄也可以;如果真的喜歡,那你還是會回頭用不一樣的態度學習,是你的它就會一直在那邊等你。


那天份這種東西呢,我認為那只能決定你天花板的高度,但不能決定你的程度,也許鋼琴彈很好的人學吉他可以學得很快又很深,但只要沒碰過吉他也不可能比只會《擁抱》的你強吧!


如果有一天他突然開始學吉他了,千萬不要跟人家比較,因為他真的很可能學得又快又好,你們可以互相學習,可以良性的競爭,但千萬不要因為人家追上你就覺得自己很差,只是每個人的步調不同罷了。
Be Kind to Yourself
Don't Compare
Don't Expect Too Fast
Don't Worry
這四句話是Tomo大叔很常在教學影片中說的話,有做成pick但台灣好像買不到,在影片中真的是一位對初心者很Nice的老師。


當然,任何事情都一樣,以上這些觀念只適合把吉他當興趣的人用,如果要把吉他當飯吃那就是另一回事,等我有相關經驗再多嘴吧(雖然目前沒有相關規劃)!


以上有感而發碎碎念,各位下次見!








2021年10月23日 星期六

[吉他筆記]#1 Youtube吉他教學頻道 - 菜鳥的免費學習資源

 


開這個主題的第一個想法,就是現在開始學吉他的人真的是有夠幸福的!


遙想剛開始學吉他的時候,Youtube要麻還沒問世要麻還沒普及(沒錯~我已經是個阿姨了!),如果要找人教你一般就是找老師或是加入學校社團。現在有這麼多各領域優秀的人士在Youtube上分享自己的專業,讓這些知識不再藏在象牙塔裡,真是新手的福氣啊。


其實在要買新的琴之前,我也是非常猶豫,畢竟有了半途而廢的經驗,擔心我會不會只是一時的衝動想買吉他而不是真的要練琴,如果買了琴又發生這樣的狀況無疑是浪費了金錢而且還很佔空間。所以在買琴之前我也先找了一些免費的學習資源,確定自己是真的想把吉他練好,評估過後才把琴買回家。


當然,我的目標也不是說要靠這些免費的資源成為超強的吉他大師,因為我對音樂的理解不是很好,所以有些知識就算知道了,也不知道怎麼應用在吉他上,就是「知易行難」的概念,那我就必須想辦法在這些基礎知識上做更深入了瞭解,可能是再找書或資料,也可能是找老師。以上是我個人的狀況,可能有些人看了這些影片就能融會貫通變成高手,不管你是哪一種,最重要的是找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

那廢話不多說,上集我會先介紹一個教樂理的頻道,下集再介紹吉他教學頻道,那就開始吧:


[NiceChord(好和弦)]

身為工程師的我,不得不對這影片感到驚嘆,再三確定我看的頻道不是”NiceCode",擔心自己要是不努力飯碗就要被學音樂的人搶走了!
最值得佩服的是,好和弦真的把樂理講得非常好理解,如果真的沒有基礎,可以找他「不可不知的基礎樂理」播放清單,從音符、和弦、調性、編曲講的清清楚楚。到現在還不知道卡農的和弦為何要這樣編排的朋友,也許看完播放清單的影片就會知道答案了!






[Wen吉他誌]

前面說到,我在買吉他之前先看過一些教學影片做評估,當時看最多的就是Wen的影片。[Wen吉他誌] 頻道的最大特色,就是頻道影片有做系統性的分類,我在哪個階段可以學什麼,可以從對應分類的影片裡找到答案。


例如在買琴之前,我想知道的是「要怎麼彈16beat的節奏」、「封閉和弦怎麼按」、「要怎麼練習才能進步」,新手學吉他有哪些東西需要學、要怎麼學,從頻道分類很快就能找到這些問題對應的影片,對於第一步的學習比較有方向之後,買吉他回來就直接實戰演練了。


其中上面影片所提到「模進」的練習方式,對左手基本功、右手picking、節拍、音感都非常有幫助,推薦給想增進以上技巧的新手!


2021年10月16日 星期六

[吉他筆記]#0 簡單記一下學習歷程

 




2020的10月,因為疫情宅在家的時間變多了,想在家做點什麼的我決定把躺在衣櫥已久的吉他拿出來練練。但老戰友因為保存環境不佳,背板琴頸都已變形,弦距過高無法調整,雖然是我充滿回憶的第一把琴,不可逆的破損已無法帶給我良好的學習體驗,為了可以認真學琴,買了新琴再度踏上漫長的學習之路。






沒錯,我並不是才剛開始學吉他的人,以前曾經學過,只稱得上是拿了一塊敲門磚,好像玩了很長一段時間,卻也只會那幾個基本的和弦跟8beat的節奏。

回想起第一次第一次學吉他是跟朋友一起找老師上課,雖然第一次刷下C和弦跟第一次自彈自唱體會到音樂帶來的美好跟感動,但那時上課的老師給我一個影響我很久,現在來看不是很好的一個概念。


老師認為說,網路上充斥著很多不正確的資訊,我們拿到的譜不見得是正確的內容。我們練習要盡量去拿正確的譜來練習。

當時年紀小的我自然解讀為:我們要彈就要彈正確的譜,而正確的譜就是要彈起來跟原曲一模一樣。





話說回來,什麼又是正確的譜呢?即使是新手買琴也會順便買的《新琴點播》跟《彈指之間》裡面的歌,彈起來也不會跟原曲一樣。當時的我不知道的是,同樣的一首歌同樣用吉他彈奏,每位吉他手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演奏或改編,雖然彈奏內容跟原譜不一樣,卻都是演奏同一首歌曲。而且也不是每位創作者都這麼好心,會把自己的每一首歌打成譜分享給大家學習。如果說大部分的譜都不是出自原創者之手,那麼我們看到的譜最多也只是「很接近原曲演奏內容」的譜。


如果網路上錯誤的譜這麼多,那我學《新琴點播》跟《彈指之間》裡的曲子總可以了吧!

這樣的思維限制了我學習的資源,如果沒有音樂背景,請不起老師又買不起譜,那你的吉他之旅大概走到Folk Rock就快到盡頭了。即使每隔一段時間都會拿琴出來練,但每次練到16beat的《kiss me》就停滯不前了,換一首歌卻又遇到封閉和弦,想著我不管怎麼練都不能可能變得那麼厲害,就漸漸失去熱忱,把吉他收進櫃子裡一放就是10年。





現在回頭看,我顯然是被老師的那段話限制了自己,也許是因為我沒有解讀出老師這個概念真正的含義。如果穿越時空回到那個時候,我對音樂越來越有熱忱,並且有追求進步的渴望,還是有很多方法手段真的帶我踏進這個領域,但我沒多做嘗試就放棄了。


拉回到現在,這一年的進步比過去累積的還要多,雖然還是個菜鳥而且常常彈錯,但我比過去更願意嘗試各種讓自己進步的方法,做枯燥無聊的基本功練習,或是花錢找老師買教材,會願意給自己這麼多,全是源自於想要學更多、想知道更多的渴望,只要內心有這樣的想法,自然就能夠找到相關的資源。


其實我已經好久沒有寫文章了,會開吉他學習系列主要是想紀錄學習的過程或是一些想法,因為我真的很不厲害,沒有辦法聳動地用「高手都是這樣學XXX」、「學會XXX等於學會一百首歌」,類似的討論跟影片網路上隨便找都很多,除非之後我開的議題剛好有幫助到我的資料我再拿出來講。


以上,各位下次見!


2019年7月10日 星期三

190706 - 單車日記

這篇單車日記是我結合兩次騎行的綜合心得,
第一次是6月騎舊草嶺環狀線,從福隆火車站出發,沿著海走到舊草嶺古道山洞回福隆火車站
總長27K,騎乘時間: 2hr;
第二次是7月初,一樣從福隆火車站出發,繞完舊草嶺環狀線後沿著濱海騎到頭城火車站
總長35K,騎乘時間: 2.5hr。


過程中會時不時停下來走馬看花,尤其是第一次花蠻多時間拍照取材的第;二次因為要趕火車,後段卯起來衝,果然有時間壓力才有效率阿!

出發!舊草嶺古道環狀線

雖然平日起床時總是覺得睡不夠,到了假日卻又常常安排需要早起的活動,為了躲太陽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到了福隆,想說先穿過舊草嶺古道的山洞吧!


結果—山洞居然 8:30才開放,原來這裡有設定開放時間阿!看著沿路的腳踏車店都沒有在營業就覺得怪怪的,無奈之下只好先走海線。騎乘過程不用一直看導航,沿路都會有"舊草嶺古道環狀線"的指示牌,找到起點後沿著海一直往南走就對了。但,我不負眾望地在起點就迷路了,只好搭訕一旁打赤膊看海的胸肌帥哥確認方向,才開始這次的旅行。


開始衝浪之後才知道福隆這裡有浪點,路過特地停下來看一下。今天很平靜,還是雙獅的浪略勝一籌,福隆則是贏在有金色沙灘(?)

2019年7月2日 星期二

190929 - 衝浪筆記

照片中的這位弟弟,在爸爸的幫助下成功地站在板上。跑好幾趟海邊才漸入佳境的阿姨我要好好加油!


很多人覺得,衝浪是在地人的飯後活動,或是游泳高手的專屬運動,但仍有許多助個離海邊很遠的人、或是不會游泳的人,迷上駕馭海浪的魅力。不管圈外人觀感如何,對我來說,衝浪不只是一項運動,更是一種修行。

2019年5月15日 星期三

廢話物語 - TOMICA


一周內買了三輛小車車,這樣算是入坑了嗎?XD


我先舉手承認,我是個對車子超沒感覺的人,舉個例子:
  • SUBARU 的 LOGO是我姪子幼稚園的時候告訴我的
  • 好險趕在30歲之前認識了MASERATI
  • 叫得出型號的車只有以前公司的公務車、家裡的車,這範圍之外的只能猜猜樂,或是聽過就忘了
  • 朋友想聊車子很快就被我句點了,我對車子的要求只要能動就好了

綜合以上幾點,應該足以證明我是個對車子冷感的人吧!
就算看到名車我也不覺得特別興奮阿!


2019年4月16日 星期二

190413 - 衝浪筆記


從龜山島遙望本島,最右方是三貂角等塔,去衝浪的雙獅也在照片中自己找吧!


晴天
8呎硬板

這次的衝浪,是安排在4/14龜山島登401高地前的過渡行程,反正都去一趟宜蘭而且還要住宿,不如就一次玩累一點吧!只是一周前就知道這周末天氣會不好,每天確認一周天氣卻都不是好消息,只好做最壞的心理準備來迎接這次的旅途。